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JC-1法)

BB-4105
选择规格
  • 20T
  • 50T
  • 100T
价格
  • ¥700元
  • ¥1300元
  • ¥2400元
数量
产品概述 product description

贝博® BBcellProbe® 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JC-1)是利用JC-1探针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的试剂盒,可以快速灵敏地检测细胞、组织或纯化的线粒体膜电位变化,可以用于早期的细胞凋亡检测。 本试剂盒染料JC-1是一种广泛用于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Ψm的理想荧光探针。与其他的阳离子染料如DiOC6(3)和罗丹明123相比,特异性更高,对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的特异性高于质膜电位变化,对线粒体去极化检测的检测一致性更好;红绿色荧光强度比率只受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不受线粒体大小,形状,密度的差异干扰;检测灵敏度强,对细胞应激反应的微小异质性都能辨别。 JC-1有单体和聚合体两种形式,两者的发射光谱不同。JC-1单体(J-monomer)的最大激发波长为514nm,最大发射波长为529nm;JC-1聚合物(J-aggregates)的最大激发波长为585nm,最大发射波长为590nm。 JC-1可以透过细胞质膜进入细胞,以单体状态游离于胞质内,正常健康细胞的线粒体的膜电位较高,具有极性,JC-1 依赖于膜电位的极性被迅速摄入线粒体的基质内,并因浓度增高而在线粒体内形成多聚体,多聚体488nm激发时的最大发射波长为590nm,发射光为橙红色荧光,在流式图上表现为FL1和FL2双阳性;当细胞发生凋亡时,线粒体跨膜电位被去极化,线粒体膜电位较低,JC-1不能聚集在线粒体的基质中,从线粒体内释放到细胞质,此时JC-1为单体,488nm激发时最大发射波长为527nm,可以产生绿色荧光,形成流式图中细胞FL1为阳性。凋亡细胞则大多为FL1单阳性。这样就可以非常方便地通过荧光颜色的转变来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常用红绿荧光的相对比例来衡量线粒体去极化的比例。 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是细胞凋亡早期的一个标志性事件。通过JC-1从红色荧光到绿色荧光的转变可以很容易地检测到细胞膜电位的下降,同时也可以用JC-1从红色荧光到绿色荧光的转变作为细胞凋亡早期的一个检测指标。 贝博® BBcellProbe® 可以提供细胞凋亡、增殖、毒性、活性氧、细胞代谢、氧化应激、细胞膜流动性、膜通透性转换孔、细胞耗氧率、细胞内pH、细胞粘附、细胞自噬等数百种检测试剂盒产品。 贝博® BBcellProbe® 可以为您提供各种颜色的BBcellProbe® M系列、N系列、L系列、E系列、G系列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溶酶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骨架、微管等细胞、细胞亚结构荧光染色试剂盒产品,以及钙离子、钠离子、氩离子等各种荧光染色试剂盒产品。 贝博® BBcellProbe® 可以提供动物、植物、微生物、酵母、水产、家禽、兽类、土壤等样本的各种生化指标检测的数百种试剂盒产品。

保存温度
-20℃ 避光
注意事项
1.JC-1染色液需要长期保存时可以根据使用情况进行小量分装后-20℃保存。
2.染色液A为DMSO溶液,冬季气温较低时为凝固状态,极易粘附在管壁、吸头壁。注意需要加热融解,变成液体状态后离心至管底部再开盖。
3.可以用手捂住使其融解或37℃短时间水浴。吸头也需要放在培养箱预热,否者容易再次凝固在吸头内壁产生损耗。
有效期
1年
检测方法
1.流式细胞仪
2.激光共聚焦
3.荧光显微镜

适用样本
1.悬浮细胞
2.贴壁细胞
产品应用
1.流式细胞仪
2.激光共聚焦
3.荧光显微镜

仪器准备
1.流式细胞仪或荧光显微镜或激光共聚焦
2.离心机
3.移液器
4.冰箱
5.冰盒
试剂准备
1.PBS 缓冲液(pH7.4,实验室常用的10mM磷酸缓冲盐溶液(1X))
2.或者HBSS(Hank's Balanced Salt Solution)
耗材准备
1.离心管
2.吸头
3.一次性手套
4.铝箔

使用注意事项
1.螺旋盖微量试剂管装的试剂在开盖前请短暂离心,将盖内壁上的液体收集至管底,避免开盖时液体洒落。
2.JC-1在温度较低时会凝固,可以20~25℃水浴温育片刻全部融解后离心使用。
3.细胞处理需要小心操作,尽量避免人为的损伤细胞。
4.配制染色工作液时,JC-1容易形成聚集体,所以需要边振荡边加。若仍有不溶的颗粒,可在13000 ×g离心1分钟,吸取离心后的上清使用。
5.始终保持平衡染液中pH值的一致性,因为pH值的变化将影响膜电位。
6.与染料达到平衡的细胞悬液中如果含有蛋白,他们将与部分染料结合,降低染料的浓度,引起假去极化。
7.根椐细胞种类、实验条件不同流式细胞仪设置不同。
8.JC-1液产生沉淀离心取上清使用即可,不影响结果。
9.JC-1染色并洗涤后尽量在30分钟内完成后续检测。在检测前需冰浴保存。
10.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诱导剂、细胞株类型,作用时间的不同而荧光强度比例都有不同,因此没有通用标准的补偿设门指南,因此每个试验需设阴性及阳性对照组进行荧光补偿及设门。
使用方法
悬浮细胞
1. 收集样本细胞以及阴性、阳性对照细胞。细胞数量在2-5X105个。
2. 用PBS洗涤细胞两次。离心收集细胞。
3. 用500ul JC-1染色工作液将细胞重悬,37℃,5% CO2的培养箱中孵育15-30分钟。
4. 在4°C,300-500×g力离心间5分钟,弃培养基,收集细胞。
5. 用冷PBS洗涤细胞两次。
6. 用500ul PBS将细胞重悬。
7. 用流式细胞仪或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分析结果,或者用荧光显微镜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

贴壁细胞
对于贴壁细胞,可以先收集细胞,重悬后参考悬浮细胞的检测方法。


纯化线粒体
1. 把配制好的JC-1 染色工作液再用JC-1孵育缓冲液(1×)稀释5 倍。
2. 0.9mL 5倍稀释的JC-1 染色工作液中加入0.1mL 总蛋白量为10~100ug的纯化的线粒体。
3. 结果检测。

组织样本
组织样本可以用玻璃匀浆器匀浆成单细胞悬液后按照细胞样本的方法检测。也可以用其他细胞悬液制备的试剂盒处理组织后检测。
结果分析 :
检测JC-1单体时可以把激发光设置为490nm,发射光设置为530nm;
检测JC-1聚合物时,可以把激发光设置为525nm或568nm或者586nm,发射光设置为590nm。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的情况,绿色荧光通过FL1通道检测;红色荧光通过FL2通道检测。FL-1+,FL-2+为正常细胞,FL-1+,FL-2—为凋亡细胞。

用荧光显微镜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检测JC-1单体时可以参考观察其它绿色荧光时的设置,如观察GFP或FITC时的设置;检测JC-1聚合物时可以参考观察其它红色荧光,如PI或Cy3时的设置。
出现绿色荧光说明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并且该细胞很可能处于细胞凋亡早期。出现红色荧光说明线粒体膜电位比较正常,细胞的状态也比较正常,线粒体膜电位降低,荧光强度减弱。

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或荧光酶标仪检测:
激发波长为485nm,发射波长为590nm。如果使用荧光酶标仪,激发波长不能设置为485nm 时,可以在475~520nm 范围内设置激发波长。
常见问题分析
1.阳性对照如何设置?
如果要制备阳性对照细胞,可以用去极化药物羰基氰化物间氯苯腙CCCP作为诱导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的阳性对照,按以下方法操作: CCCP加入到细胞培养液中,终浓度10uM,处理细胞20 分钟。随后进行线粒体膜电位的检测。对于大多数细胞,通常10μM CCCP处理20 分钟后线粒体的膜电位会完全丧失,JC-1 染色后观察应呈绿色荧光;而正常的细胞经JC-1 染色后应显示红色荧光。对于特定的细胞,CCCP 的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可能有所不同,需自行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决定。
2.如何判断线粒体膜电位变化?
不能单独用红色或绿色荧光强度来判断线粒体膜电位,而必须使用红绿荧光的相对变化,即红绿荧光强度的比值做为指标来判断膜电位变化。
以细胞群的平均红、绿荧光强度,计算红/绿荧光强度的比值(Ratio),根据重复实验数据,对Ratio进行统计,反映膜电位变化。
流式分析时,相对于正常对照,凋亡阳性处理的细胞群会往右下方发生移动,即红色荧光减弱,绿色荧光增强,这表明阳性处理导致线粒体膜电位下降。
参考文献
1.Yanting Shen, et al.
Mitochondria-targeting supra-carbon dots: Enhanced photothermal therapy selective to cancer cells and their hyperthermia molecular actions
Carbon 2020 (IF=8.821)

2.Tengjie Li, et al.
Novel antifungal mechanism of oligochitosan by triggering apoptosis through a metacaspase-dependent mitochondrial pathway in Ceratocystis fimbriata
Carbohydrate Polymers 2020 (IF=7.182)

3.Fan Deng, et al.
Inhibition of Caveolae Contributes to Propofol Preconditioning-Suppressed Microvesicles Release and Cell Injury by Hypoxia-Reoxygenation
Oxidative Medicine and Cellular Longevity 2017 (IF=5.076)

4.Gang Wang, et al.
Effects of quercetin nanoliposomes on C6 glioma cells through induction of type III programmed cell deat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medicine 2012 (IF=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