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概述
product description
钌红是一种阳离子染料,可与果胶(带负电荷的多糖,如半乳糖醛酸)通过静电结合,形成红色复合物。广泛用于植物细胞壁中果胶的定位,尤其在初生壁和中胶层(middle lamella)的染色。
贝博®果胶染色试剂盒就是利用上述原理来进行植物组织或细胞壁中果胶的定位与观察。
该试剂盒仅用于科研使用,不可用于其他用途。
保存温度
2-8℃
注意事项
试剂拆封后请尽快使用完!
有效期
6个月
适用样本
植物
仪器准备
1. 光学显微镜
2. 激光共聚焦(可选)
2. 激光共聚焦(可选)
试剂准备
1. 系列乙醇
2. 2.5% 戊二醛(可选)
3. 二甲苯或叔丁醇透明
4. 中性树胶
2. 2.5% 戊二醛(可选)
3. 二甲苯或叔丁醇透明
4. 中性树胶
耗材准备
一次性手套
使用注意事项
1. 试剂开封后应尽快使用,以免影响后续实验效果。
2. 染色时间优化:过短导致信号弱,过长引起背景高。建议预实验确定最佳时间(如叶片表皮10分钟,果实组织20分钟)。
3. 避免金属干扰:钌红可能与Ca²⁺、Mg²⁺结合,若研究离子对果胶的影响,需用去离子水配制溶液。
4. 活体染色限制:未固定样品染色后需立即观察,长期保存需固定和脱水处理。
5. 对照实验:阴性对照:用不含钌红的缓冲液处理,排除自发荧光或杂质干扰。
6. 竞争性抑制:加入过量果胶甲酯酶(PME)预处理,验证染色特异性。
2. 染色时间优化:过短导致信号弱,过长引起背景高。建议预实验确定最佳时间(如叶片表皮10分钟,果实组织20分钟)。
3. 避免金属干扰:钌红可能与Ca²⁺、Mg²⁺结合,若研究离子对果胶的影响,需用去离子水配制溶液。
4. 活体染色限制:未固定样品染色后需立即观察,长期保存需固定和脱水处理。
5. 对照实验:阴性对照:用不含钌红的缓冲液处理,排除自发荧光或杂质干扰。
6. 竞争性抑制:加入过量果胶甲酯酶(PME)预处理,验证染色特异性。
使用方法
样本前处理:
植物材料:新鲜植物组织(如根尖、叶片、果实等),切成薄片(厚度≤2 mm)或撕取表皮。
固定(可选):
使用 2.5% 戊二醛(溶于0.1 M磷酸缓冲液,pH 7.2) 固定2-4小时(4℃)。
若观察活体果胶动态,可跳过固定直接染色。
染色液配制:
0.05%-0.1% 钌红水溶液(或溶于0.1 M磷酸缓冲液,pH 6.8)。
染色步骤:
1. 将样品浸入染色液中,室温避光孵育10-30分钟(时间根据组织厚度调整)。
2. 轻柔摇动避免沉淀附着。
3. 洗涤,去除多余染料:用蒸馏水或磷酸缓冲液(pH 6.8)漂洗3次,每次5分钟,至洗液无色。
关键:充分洗涤减少背景染色。
4. 脱水与封片(针对永久制片)
梯度脱水(仅固定样品需要):
依次通过30%、50%、70%、85%、95%、100%乙醇,每级10分钟。
透明:二甲苯或叔丁醇透明10分钟。
封片:中性树胶封片,避免气泡。
5. 显微镜观察
光学显微镜:
果胶区域呈红色至紫红色,中胶层和细胞角隅处染色最深。
使用明场观察,无需荧光激发。
共聚焦显微镜(可选):
若结合其他荧光染料(如Calcofluor White标记纤维素),需调整通道避免串色。
植物材料:新鲜植物组织(如根尖、叶片、果实等),切成薄片(厚度≤2 mm)或撕取表皮。
固定(可选):
使用 2.5% 戊二醛(溶于0.1 M磷酸缓冲液,pH 7.2) 固定2-4小时(4℃)。
若观察活体果胶动态,可跳过固定直接染色。
染色液配制:
0.05%-0.1% 钌红水溶液(或溶于0.1 M磷酸缓冲液,pH 6.8)。
染色步骤:
1. 将样品浸入染色液中,室温避光孵育10-30分钟(时间根据组织厚度调整)。
2. 轻柔摇动避免沉淀附着。
3. 洗涤,去除多余染料:用蒸馏水或磷酸缓冲液(pH 6.8)漂洗3次,每次5分钟,至洗液无色。
关键:充分洗涤减少背景染色。
4. 脱水与封片(针对永久制片)
梯度脱水(仅固定样品需要):
依次通过30%、50%、70%、85%、95%、100%乙醇,每级10分钟。
透明:二甲苯或叔丁醇透明10分钟。
封片:中性树胶封片,避免气泡。
5. 显微镜观察
光学显微镜:
果胶区域呈红色至紫红色,中胶层和细胞角隅处染色最深。
使用明场观察,无需荧光激发。
共聚焦显微镜(可选):
若结合其他荧光染料(如Calcofluor White标记纤维素),需调整通道避免串色。
常见问题分析
1.染色信号弱
钌红浓度过低或时间不足 提高浓度至0.1%,延长染色至30分钟
2.背景过高
洗涤不充分或染色时间过长 加强洗涤(增加次数或延长单次时间)
3.组织皱缩或破损
固定或脱水过程过激 降低乙醇梯度浓度或缩短脱水时间
4.染色不均匀
样品厚度不均或染色液沉淀 切薄片并过滤染色液,染色时轻微振荡
钌红浓度过低或时间不足 提高浓度至0.1%,延长染色至30分钟
2.背景过高
洗涤不充分或染色时间过长 加强洗涤(增加次数或延长单次时间)
3.组织皱缩或破损
固定或脱水过程过激 降低乙醇梯度浓度或缩短脱水时间
4.染色不均匀
样品厚度不均或染色液沉淀 切薄片并过滤染色液,染色时轻微振荡
-
优惠促销
Promotion
-
轻松下单
Order
-
在线留言
Online message
-
帮助中心
Help center